行政處罰都會記錄在企業信用信息上,在國家關于企業信息公示系統等進行展示,在多數企業招投標的過程中,首先參考的地方是國家企業信息公示系統和信用中國,有的企業沒中標卻也不知道何種原因,有部分原因也是在于行政處罰記錄被公示在互聯網上。
在企業日常運轉中,多數都會受到不同類別程度的處罰,有的企業不以為然,以為過了公示期就會沒事,其實在這期間會影響到自己的企業信用,公示周期3個月到5年不等,不是所有的行政處罰都是公示最短3月,具體的時間可以在這兩個系統中查詢公示日期,以免影響下一次企業的招投標或是貸款
所有的行政處罰記錄都會在國家企業信息公示系統或信用中國等省級企業信用公示系統進行公示,同樣的也會記錄在企業信用信息中,在遇到企業貸款、上市、政府采購、招投標、企業所授予的榮譽稱號諸多環境中受到影響。
針對一些不經意造成不良記錄的企業,國家現已開放行政罰款、警告、異常等信用修復端口,后期將陸續開放失信被執行人和個人不良記錄修復端口。
為了讓這些企業有個好的開始,積極參加到經濟建設當中去,這些不良記錄可以找專業機構來進行修復,對于嚴重失信和特別嚴重失信的企業、黑名單企業等,國家會要求一定的公示期,只要滿足了基本的公示期,并進行了必要的信用專業培訓,拿到信用報告后即可向國家信用管理中心遞交各種申請材料,就能完成不良記錄的徹底刪除。并且還可以將天眼查、企查查等有影響力的私方公示平臺的不良記錄一并刪除。